| ||||
如今,“人设”一词,不再是明星专属,越来越多普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在电商网站上只要花几元钱,就能给社交朋友圈来一次“精装修”,打造各种“高端人设”;而这些朋友圈里秀高端、晒品味、炫财富的图片和短视频,在网上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 更糟糕的是,在朋友圈打造虚假的“高端人设”已悄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常驻朋友圈的大肖发现,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小赵近来忽然“暴富”,但这多少有些不寻常。大肖所在的班级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师范生班级,同学们都很朴素,而小赵则是朴素中的朴素者。这个成长在欠发达地区的女孩一直很懂事,上学靠的是助学贷款,打工兼职赚生活费,成绩优秀拿助学金……大肖不知道,这个姑娘在毕业的三年里经历了什么,朋友圈开始定期发一些奢侈品和海外游的照片,变幻出一个单身女贵族的形象。不久,大学同学群爆出的一个消息更让他震惊——小赵陆续向多名同学借了1000元到1万元不等,拖欠多时未还。 大肖后来才知道,小赵入了微商圈。打那以后,她就开始走“精致生活”路线。不过,小赵并没有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她的借款多数用于进货,朋友圈里“晒与秀”全靠“精装修”。 记者昨天搜索发现,在某电商网站输入关键词“朋友圈”,“朋友圈展示面”“朋友圈打造”“朋友圈定位全球”这样的推荐内容就会自动弹出。点开相关页面可以看到,店家销售的商品主要是各种用来在社交朋友圈打造“人设”的图片、文本和视频素材包。这些素材包从几元到几十元、上百元不等。 记者随机与一名商家进行了交谈。商家说,25元可以购买相关的照片素材,每周提供10张展示图,每个月定期提供2~4个热门网红打卡地的图片。图库内容包括网红餐厅、酒吧、咖啡馆、演唱会、艺术展等,照片拍摄角度和滤镜都很专业。“有了这些照片,文艺青年的形象就‘稳了’。”商家说。 除了秀品味、晒生活,在朋友圈里成为“富人”也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在电商网站上,豪车超跑的小视频素材几元就可以打包购买,豪宅别墅的素材也只要10元。在一家网店,6.6元可以购买50个豪车短视频素材,如果想把自己的声音植入视频,单条需要收费8元。 网络上售卖的虚假“人设”素材内容五花八门:花60元购买相关软件就可以实现全球定位功能,加上全球热门景点旅行小视频和图片素材包,即在朋友圈里“环游世界”;提供自己的照片和名字,花50元,商家就可以生成一条名人明星为你祝福“打CALL”的视频…… 有商家表示,“精装修”素材最主要的买单人群是微商从业者,提升社交朋友圈“魅力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潜在消费者对微商的生活方式产生认同,从而对产品产生信任,甚至吸引好友入伙,以此作为增加引流、带货能力的筹码。因此,不少卖朋友圈素材的店家都打出了“助力微商”的口号。此外,还有不少有虚荣心的网友以及抱有吸引异性心理的年轻人愿意为此买单。“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彼此间的第一印象都通过社交朋友圈获取。不少人希望在社交朋友圈营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状态,求关注、求点赞。” 不过,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这些在电商网站上售卖的朋友圈素材,除一小部分为原创拍摄外,大部分素材都是卖家通过网络渠道整合搜集的,很容易引发侵权。而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素材打造高端形象来包装自己,对异性或“猎物”实施欺骗甚至诈骗,还可能引发犯罪。 不仅是法律层面的风险,这在个人情感和精神层面也埋下了“炸弹”。金华市第二医院原院长张载福说,朋友圈“装修”促成虚假人设产业链,虽然让朋友圈好看了,却也给自己、给微信好友留下太多风险,堪称“高危改造房”。 值得提醒的是,这些高端人设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还是要尽量和自己相适应。朋友圈的那个“自我”,可以成为现实中自我的延伸,可以成为一种对自己的鞭策,但是,它和现实中的自己不应该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人。如果表演过度,会造成人格上的断裂,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人设破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