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疫情防控期,警惕这些找上门的骗局!


发布日期:2020-02-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浦江普法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人人都明白“不出门就是最大的安全”的防范意识,但是小编有必要提醒提醒各位:在家抗击疫情的同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也不能放松,在护好身体的同时,也要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这不,新年才刚开始,浦江就出现受骗的案件。

一、购买口罩,交完钱就被拉黑

2020年2月7日,家住前吴乡的吴某经朋友介绍在一微信好友处购买口罩。对方发来身份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口罩三证复印件,吴某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的方式汇款后被对方拉黑,损失人民币26400元。

二、住院需借钱,真假两“哥哥”

2020年2月7日,家住前吴乡马桥村的黄某收到来自哥哥的QQ信息,称其朋友在医院需要钱急用,但银行卡被冻结,并提供了一张二维码,谎称是借用附近超市的二维码。黄某没有起疑,立刻通过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汇款。后黄某打电话询问哥哥,才发现被诈骗,损失人民币1800元。

三、贷不到款,还要往里倒贴?

2020年2月6日,朱某报警称,其接到一个自称“360借条”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可以帮其办理贷款。其因为网店需要资金周转,在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后,支付了所谓的包装费、保证金。后对方称其是输错银行卡号,需要再缴纳费用,于是朱某再次向对方汇款,之后对方不再回复,受害人共损失人民币25900元。

四、账户密码请勿轻易告知他人

2020年1月27日,前吴乡的张某在家中上网时,发现有人在QQ群内发布了一条开通QQ会员的广告。随后张某按对方要求将微信账户、密码发送给对方,并绑定对方提供的手机号。后受害人发现微信里的5200元钱不见了,发现上当受骗。

五、天上不掉馅饼,但陷阱常有

2020年1月25日,傅某在花桥乡家中上网,看见有人在QQ空间发布信息,称:充100元返500元,充300元返1500元,以此类推,充的越多,返的越多。受害人便用自己的QQ添加了对方QQ,参与了对方所谓的“返利活动”,并选择了充100元返500元。在支付激活费、保证金后,因一直未收到返款,受害人要求对方退款,对方不同意并要求其再添加一个QQ号,这时受害人才发觉受骗,损失人民币2664元。

普法课堂

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8号) 第七条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风险提示】疫情防控期,警惕这些找上门的骗局!


发布日期:2020-02-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浦江普法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人人都明白“不出门就是最大的安全”的防范意识,但是小编有必要提醒提醒各位:在家抗击疫情的同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也不能放松,在护好身体的同时,也要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这不,新年才刚开始,浦江就出现受骗的案件。

一、购买口罩,交完钱就被拉黑

2020年2月7日,家住前吴乡的吴某经朋友介绍在一微信好友处购买口罩。对方发来身份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口罩三证复印件,吴某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的方式汇款后被对方拉黑,损失人民币26400元。

二、住院需借钱,真假两“哥哥”

2020年2月7日,家住前吴乡马桥村的黄某收到来自哥哥的QQ信息,称其朋友在医院需要钱急用,但银行卡被冻结,并提供了一张二维码,谎称是借用附近超市的二维码。黄某没有起疑,立刻通过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汇款。后黄某打电话询问哥哥,才发现被诈骗,损失人民币1800元。

三、贷不到款,还要往里倒贴?

2020年2月6日,朱某报警称,其接到一个自称“360借条”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可以帮其办理贷款。其因为网店需要资金周转,在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后,支付了所谓的包装费、保证金。后对方称其是输错银行卡号,需要再缴纳费用,于是朱某再次向对方汇款,之后对方不再回复,受害人共损失人民币25900元。

四、账户密码请勿轻易告知他人

2020年1月27日,前吴乡的张某在家中上网时,发现有人在QQ群内发布了一条开通QQ会员的广告。随后张某按对方要求将微信账户、密码发送给对方,并绑定对方提供的手机号。后受害人发现微信里的5200元钱不见了,发现上当受骗。

五、天上不掉馅饼,但陷阱常有

2020年1月25日,傅某在花桥乡家中上网,看见有人在QQ空间发布信息,称:充100元返500元,充300元返1500元,以此类推,充的越多,返的越多。受害人便用自己的QQ添加了对方QQ,参与了对方所谓的“返利活动”,并选择了充100元返500元。在支付激活费、保证金后,因一直未收到返款,受害人要求对方退款,对方不同意并要求其再添加一个QQ号,这时受害人才发觉受骗,损失人民币2664元。

普法课堂

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8号) 第七条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