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涉企案件罚后帮扶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武义县召开。会上,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以“‘三张清单’增指导、‘三化监管’减负担、‘三大机制’增保障”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涉企案件罚后帮扶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聚焦执法主体过罚不当、一罚了之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全面推行“全周期罚后帮扶”模式,围绕执法行为合法性、规范性、公正性等内容对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将增值服务厚植于回访问题处置环节,做深做实涉企罚后整改帮扶,构建回访问题“发现—交办—整改—评价”全流程执法服务闭环,实现案件回访监督模式向政企“互动共治”执法模式转变,有效推动行政执法效能、企业满意度双提升。 截至目前,累计回访涉企综合行政处罚案件3428件,涉访投诉同比下降25%,企业满意度达100%,始终保持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行政争议零信访的“三零”记录。 “优化服务”增指导 推动风险预防在前沿 近日,在武义县协力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厂房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着。负责人王先生谈道,“多亏了政府的‘回访直通车’,现在我们的光伏板即将安装完毕,预计每年能节省20万度电,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国家鼓励清洁能源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尝试屋顶光伏等节能减排项目。由于光伏产业属于新兴领域,加之涉及的管理部门多,不少企业家在办理手续时犯了难。王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于是,他通过综合执法回访直通车,提出了“预约体检申请”。 对此,发改、资规、建设、消防、综合执法、属地等多个部门,组成跨领域团队提供上门指导服务。他们不仅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评估,还送上了“负面清单”与“指导清单”,帮助企业清晰了解哪些行为需避免,哪些规范应遵循。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孤例。聚焦户外广告行业的特殊性,武义县出台了《招牌广告设置负面清单》,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指引。此举不仅明确了设置标准,降低了违法风险,还促进了行业规范。户外广告行业协会会长金日升感慨万分:“有了这份清单,我们的工作更加顺畅,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武义县围绕企业行政合规,编制集成化合规“指导清单”,涉及11个部门80项内容,推进末端行政执法和预防性监管相衔接。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30余条,如将行政合规与“包容免罚”相挂钩,对违法情节轻微、合规整改后符合免罚情形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近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企业预约请求,构建了集约化的“体检”体系,涵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体检清单”诊断企业现状,“负面清单”警示潜在风险,“指导清单”指明整改方向,形成了闭环式服务链条。自实施以来,“三张清单”已累计发放2000余份,惠及企业数百家,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的信任桥梁愈发坚固。 “强化监管”减负担 实现规范执法在中端 面对日益繁复的市场环境,如何在保证市场活力的同时,又能确保规范有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回答是“三化监管”——集成化、精准化、专业化,这“三个法宝”在中端执法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了高效规范的执法。 “我们通过对检查计划的统筹安排,确保涉企检查既必要又合理,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频繁干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非必要不检查,无计划不检查”原则,武义县积极探索集成特色重点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统筹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97个,创建检查任务271项,按计划开展检测率达100%,集中力量解决涉企难点堵点问题。 针对电焊行业面临的招工难、培训难等问题,开发“一芯一码一平台”解决方案,为3879台电焊设备赋能,有效降本增效,实现了零电焊事故的安全目标,凸显了“集成化监管”的卓越成效。 此外,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武义县实现了执法工作的“精准监管”。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为执法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这种“未雨绸缪”的方式,避免了事后被动应对的局面,提升了执法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 另一头,在经济开发区的海棠路上,10余个流动摊位一字排开,这是武义针对流动摊贩专门设置的“插花摊位”。在这里,摊主不仅能拥有一个固定的棚位,还可以自选时间段进行摆摊经营。海棠路插花点位长石小创对这样的措施十分满意,“之前在路边摆摊,大车来往很不安全,而且也担心被处罚,每天东躲西藏的。现在固定下来了,自己心里踏实很多。” 今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梳理发现,流动摊贩案件量、投诉量以及重复处罚率均“名列前茅”。同时,在案件回访中了解到流动摊贩们对于固定摊位的迫切需求,对此,推出了“插花摊位”模式,因地制宜规范流动摊贩管理,激发基层市场经济活力。 “健全机制”增保障 确保整改帮扶有后劲 处罚不是目的,以罚促改才是初衷。 建筑渣土处理,一度成为困扰许多企业的大难题。高成本的压力之下,一些企业选择了非法途径。对此,县综合执法局没有停留在处罚层面,而是深挖问题本质,召集9大政府相关部门经过10多次专题协调、实地勘察,推动建设了熟溪木杓山大型渣土消纳场,可满足全县两年渣土处置需求,减轻200多家企业负担,为国企、村社集体增收近亿元,有效解决建筑渣土处置难问题,实现渣土产、运、处全过程闭环。 这背后,是武义政企“互动共治”模式在发挥作用。在回访问题闭环处置基础上,通过拓展创新政企沟通平台、迭代互动反馈机制,推动从“解决具体问题”向“一事一策”长效防控。 今年以来,武义县推行跨部门联合帮扶整改,组建23个执法助企“帮帮团”,定期会商研究企业关注度高、事权涉及部门多的疑难复杂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专人跟踪帮扶,最大力度破除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中梗阻,有效避免“整改冲突、改不到位”等问题。目前,累计破解问题80余个,助企信用修复128家。 此外,武义县还挂牌设立63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企业联系点、开通政企“回访直通车”、配备企业回访服务专员,统一收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依托民企“新一代”进机关活动,由县工商联召集部门“圆桌会议”帮扶上百家有诉求的企业处置涉企问题300余个,做到“企有所呼,我必有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