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谢工作人员帮忙进行信用修复,让企业步入正轨,重新赢得客户信任。”近日,刚完成信用修复的金东区一企业负责人王某告诉记者,在该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指导下,企业3个工作日完成了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金东区聚焦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构建涉企执法“三书同达+信用修复”监管服务机制,深入实施“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全链条闭环监管,帮助企业重塑信用、轻装上阵,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 变“被动修复”为“主动提醒”。该区建立“主动告知、协同修复”机制及“预约式”涉企服务模式,针对失信企业,相关部门开展罚后整改帮扶,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引导企业及时修复信用。同时,动态更新辖区高频失信企业清单、已修复清单,及时通过微信或电话沟通,对即将产生或已产生失信行为的企业进行预警。定期开展信用修复政策宣讲,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形象。 针对企业信用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多头跑”“重复跑”等问题,变“多门办”为“一门办”。依托金东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信用查询和信用修复服务,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及时指导线上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下信用修复流程从以往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不仅了解了信用修复政策和流程,工作人员还提供线上代办服务,十分方便。”在日前举行的金华市2025年“信用助企万里行”金东站活动中,塘雅镇交投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孵化园一企业负责人说。 考虑到部分企业对信用修复政策和流程不熟悉等情况,金东区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信用助企万里行”等专项行动,遴选组建含信用专家、法律顾问及行业骨干的“助企先锋队”,变“企业跑腿”为“政府跑腿”。“我们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信用修复指导服务,从政策解读、材料准备到提交申请,全程跟踪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业务繁忙的企业,还提供线上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准备申请材料、完成线上操作,做到‘企业有需求,政府来跑腿’。”该区发改局综合体改科负责人江正浩介绍。 此外,金东区还以包容审慎原则推行报备制度,采取柔性执法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或减轻处罚,梳理各领域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清单,给予相关责任人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让执法更有“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2024年,金东区引导100余家企业修复信用600余条。截至目前,金东区企业公共信用诚信度87.7%,居全市首位,企业严重失信率降至0.95%,居全市最低。 | ||||